【内容提要】beat365官方网站整合了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和自主研发的“JETALL”水性*能颜料墨水,推出了铜版纸打印方案,用于印刷的印前打样及短板印刷环节。以水为溶剂,使用进口的纳米级原材料,采用树脂包裹技术,使颜料均匀分散于水溶液中,形成性能稳定的水性颜料墨水,完全水性环保。
近日,鸿盛“JETALL”水性万*能墨水参评绿色耗材大奖。
今年初,beat365官方网站整合了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和自主研发的“JETALL”水性*能颜料墨水,推出了铜版纸打印方案,用于印刷的印前打样及短板印刷环节。
其中的“JETALL”水性*能颜料墨水,以水为溶剂,使用进口的纳米级原材料,采用树脂包裹技术,使颜料均匀分散于水溶液中,形成性能稳定的水性颜料墨水,完全水性环保,对人体无害。
鸿盛“JETALL”水性*能墨水
在鸿盛推出水性*能颜料墨水之前,由于水性不能实现铜版纸的直接打印,市场上都是使用有毒有害,大量VOC排放的弱溶剂墨水直接打印铜版纸进行印前打样或短版印刷,“JETALL”水性*能颜料墨水的推出,打破了水性墨水不能打印铜板纸的局面,使迫于无奈使用弱溶剂墨水打印铜版纸的商家们看到了投向环保的希望。
使用水性*能墨水打印铜版纸,与传统印刷相比,有什么优势呢?首先我们看下两者的流程比较:
传统打样流程
数码打样流程
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使用水性*能墨水进行印前打样或短版印刷时,一方面节省中间环节,避免了设备的投入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同时全过程无任何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就连墨水,因为采用的是按需喷墨的打印设备,也实现了零浪费。另一方面操作简单便捷,突出个性化服务,随时可印,随改随印。同时,因为墨水的环保性,对人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因为全过程实现了按需喷墨,无需制版,随该随印,印即可得,所以无任何需回收利用产品,也不存在不能回收利用部分如何处理的问题。
针对此款墨水的安全性,2011年3月,beat365官方网站特委托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对该产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VOC检验结果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371-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规定的限量指标;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游离甲醛、可溶性重金属检验结果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该产品推出市场后,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代表节目,中央十套《创新无限》栏目于2011年6月14日播出了鸿盛水性*能墨水的专题报道。
关于2011绿色印刷在中国系列活动
绿色印刷是对具有“环境友好”与“健康有益”两个核心内涵属性事物的一种概述。主要是指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威胁人体健康,节约资源消耗的印刷方式及其相关的产业行为。绿色印刷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着“环境友好”与“健康有益”两个核心内涵展开一系列绿色行为。企业近期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相结合,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接轨,以实现绿色环保事业与市场经济的双赢为目标。绿色印刷强调在印刷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理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关注民生的健康与安全。
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打造“绿色”印刷、复制产业目标的号召下,印刷行业开始启动向“绿色印刷”进军的行程。201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与环保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我国绿色印刷的发展。2011年,绿色印刷更是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绿色印刷已经成为印刷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发展绿色印刷也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印刷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绿色印刷在中国系列活动由科印网主办,并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的指导,活动支持单位包括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印刷环保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市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等。
2011“绿色印刷在中国”系列活动旨在印刷行业推广绿色理念,褒奖绿色印刷先锋典范,树立绿色印刷标杆。系列活动由2011“绿色大奖”评选、2011绿色印刷发展论坛、2011“绿色大奖”颁奖盛典三部分组成,并将在2011“绿色大奖”颁奖盛典同期,出版指导行业发展绿色印刷的《绿色印刷指导手册》。
其中,2011“绿色大奖”评选所有申报参评单位和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所有奖项将由大奖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出,专家评委会成员全部由印刷及相关行业知名专家组成。评选活动将评选出“绿色企业(机构)大奖”、“绿色设备大奖”、“绿色耗材大奖”、“绿色印品大奖”、“绿色精英大奖”五类大奖。同时,将通过科印网专题网络投票的形式,选举出“绿色印刷网络人气大奖”。活动于2011年初启动,2011年7月进入评奖程序,2011年9月举行颁奖盛典。
鸿盛“JETALL”水性*能墨水参评绿色耗材大奖
鸿盛“JETALL”水性*能墨水参评绿色耗材大奖评选链接